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5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681篇
内科学   350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1281篇
预防医学   518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604篇
  3篇
中国医学   604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小儿指间关节融合型复拇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5月,收治7例小儿指间关节融合型复拇畸形。男5例,女2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3.1岁。左侧4例,右侧3例。患儿均经MRI检查确诊,可见桡侧多指基底与近节指骨关节面以软骨相连。行桡侧多指切除、侧副韧带止点重建、近节指骨截骨矫形内固定。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感染、皮瓣坏死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4.1个月。末次随访时,指体无偏斜、瘢痕挛缩等情况发生,指间关节背伸活动无受限,屈曲活动度为20~75°,平均56.7°。采用日本手外科协会(JSSH)评分评价重建拇指的外观及功能,获优3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小儿指间关节融合型复拇畸形可结合临床表现、X线片及MRI检查确诊,通过侧副韧带止点重建结合截骨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下肢/盆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IVC)滤器预防围术期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1例下肢/盆腔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411例置入永久型滤器的患者未纳入研究,其余患者根据是否置入可回收IVC滤器,将患者分为滤器组(n=843)与对照组(n=637);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症状性P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滤器组218例置入Optease型滤器,平均于(14.3±3.6)天取出可回收滤器;625例置入Celcet滤器,其中578例行滤器取出术,566例成功取出滤器(97.92%,566/578),滤器平均留存时间(15.8±4.1)天。与对照组[1.57%(10/637)]相比,滤器组PE发生率[0.12%(1/843)]明显下降(P0.05)。接受抗凝治疗患者中,滤器组和对照组PE发生率分别为0.14%(1/700)、1.47%(9/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盆骨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回收IVC滤器预防围术期症状性或致死性P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究ADRB2基因调控区多态性对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的急性轻中度发作且接受SABA治疗7 d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7例,检测其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和疗效,并考察基因多态性高阶交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127例患儿中,rs2895795位点TT、TA、AA型分别有80、44、3例,rs11168070位点CC、CG、GG型分别有93、32、2例,rs12654778位点GG、GA、AA型分别有41、64、22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治疗后,rs2895795位点TA型患儿的最高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pred)改善率均显著低于TT型(P<0.05);rs11168070位点CG型患儿的PEF%pred、FEF75%pred改善率均显著低于CC型(P<0.05);rs12654778位点GA、AA型...  相似文献   
54.
三氧化二砷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用药,对多种实体瘤也具有抑制作用。然而,三氧化二砷肾脏清除速率快,无组织特异性分布,靶向性较差,易产生心、肝和肾等毒性作用,限制了其在实体瘤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科学家开发大量三氧化二砷新剂型以提高其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包括脂质体、微球、纳米粒、乳剂和悬浮剂等。本文对三氧化二砷的新剂型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三氧化二砷新剂型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抗耐多药结核新型活性化合物macozinone (PBTZ 169)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应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XBridge?BEH C18(100 mm×2.1 mm, 2.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0.5 mL·min-1,进样量1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分别以m/z 457.2→344.1和m/z 237.2→194.2作为PBTZ 169和内标(卡马西平)的质谱检测条件。大鼠灌服20 mg·kg-1 PBTZ 169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其血浆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BTZ 169质量浓度在0.7~74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0);PBTZ 169和内标的提取回收率在99.5%~110.2%;日内、日间的RSD范围为1.3%~4.2%;PBTZ 169血浆样品在室温下放...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中的KRAS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KRAS突变与子宫内膜黏液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43例,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10例.子宫内膜样癌12例。从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KRAS第2、3号外显子,并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突变情况。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中KRAS突变差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3例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患者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5.12±9.34)岁,中位年龄55岁。8例具有黏液分化的不伴细胞不典型性的子宫内膜增生症均未检出KRAS突变。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样癌、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伴黏液分化、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分化与黏液癌中存在KRAS突变,检出比例分别为1/10、1/12、4/11、6/15和8/9。黏液癌与子宫内膜样癌组(P〈0.01)、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分化组(P〈0.05)相比,KRAS突变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伴黏液分化、子宫内膜样癌伴黏液分化和黏液癌中存在KRAS高频突变.提示KRAS突变激活与子宫内膜黏液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两种入路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原酶溶解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我们应用骶裂孔前间隙和后正中穿刺侧前间隙两种置管给药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8.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细胞打印、组织打印、器官打印相继出现,药物打印、医疗器械打印等亦陆续实现。面对复杂手术病例,外科医生和科研人员探索了结合3D打印技术的手术方案,完成了包括案例讨论、手术模拟及植入手术等众多临床应用,促进了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旨在从医学教学、骨科手术、口腔医学、生物打印、药物打印、医疗器械制造等方面描述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2至10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拟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0.25%罗哌卡因联合1%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复合组给予0.75%罗哌卡因联合1%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各时段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患者苏醒状况与术中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术后2组患者术前1 d(T0)时,术后2 h(T1)和术后4 h(T2)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间段复合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所有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对比,T1时2组血清皮质醇、IL-6水平较T0时期增高,但复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T2时间段2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T1时间段下降,且复合组应激反应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比较,复合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合组(1/40)明显低于对照组(7/40)(P<0.05)。 结论0.75%罗哌卡因联合1%利多卡因对腹股沟疝术后的患者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可以降低炎症,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